经常有用户抱怨数字平台这里的,或者丹诚公司那里的论坛冷冷清清,没有“人气”;或者抱怨我们公司的人不能每天都发几个帖子,大张旗鼓弄出点动静来。
我能够理解这些用户的想法,在这里,我感谢他们拔高敝公司形象和能力的善意了。他们真的很好、很善良。
但是我们多角度看问题,反过来说,一个致力于图书馆软件的公司,如果不去讨论软件本身的事情,把专业做好,而是把论坛弄成像“天涯”那样热闹的“文字集贸市场”,恐怕又是另外一个故障了。
就图书馆软件话题而言,我不相信能弄成许多用户想象的那么热闹。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软件有一万个故障,每天用户踊跃反映出一千个、发出一千个帖子?那叫“变态”了。其实,安静本身就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那本是和我们当前的客观状态吻合的么。
所以,有屁就放屁,没屁就安静,这是正常。我见过一些网站,为了弄出点浮夸的热闹,站长不停去抄网上各种文章,比方说喜欢文学的,弄出各种“美文”来充斥页面,我觉得那样才很傻 -- 虽然他们自己乐在其中。而且这些抄的人,一点不尊重人家的劳动和版权,掐头去尾,看不出原作者是谁。以至于现在许多人在论坛上发文章,都有一个习惯,在标题上注明“[原创]”。这世道真是颠倒了。我一般是不注明的,就是原创,我要偶尔转载人家的东西,才会特意注明“[转贴]”。就我而言,我码的汉字可以说99%都是原创的,我喜欢自己放屁,不喜欢转别人的屁。
这里跟大伙交流一下感情,谈谈我最近的工作状况。最近一年来,更广了说好几年来,我一直都在埋头编程序。用户传递过来的信息,我都放在心上呢。你们随便说一句话,我这里可能要忙上半个月,好容易抖抖索索拿出点功能,借着介绍新功能的理由,才有功夫在论坛上写点文字。
确实平时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那我是个话唠,罗嗦起来能把大伙烦死,你们全部加起来都没有我文字产出多,不是吹牛。
软件是血汗的工作,几千行几万行下来,为的可能是一个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简单功能。所谓台上几分钟 -- 我上来给大家介绍好容易编好的功能,台下十年功 -- 我一直累得死去活来。今天为了写上面两小篇,半夜打开dp2circulation操作,冷不丁还发现了几个问题,只好明天赶紧改了。这不是好玩的工作。
也许,再过几个月,功能比较丰满了,我会转入主要是改进软件功能的后期阶段,那时候就比较好过一些,文字也会多一些,给大家介绍得多,软件应用和推广就会更上正轨。
现在软件还一直欠着一本用户手册和一本参考手册。我通常是在办公室开着两台机器,一台编程编译,另外一台安装测试编写手册。编写参考手册和用户手册的进程很慢,一方面是时间紧、新功能一直催着,另外一方面是有种纠结的情绪、希望软件尽可能完善后一次性编写,有点畏难情绪。
这也是人之常情。编写软件手册的时候最拷问开发者的良心。因为这时候写的是人话,而不是鸟语(指机器语言),功能好不好用,有没有欠缺,自己一目了然,不用用户来提醒。也可以这么说,软件手册写完了并且编写者心安理得踏实了的,那软件一定是好软件了。
我的一个想法是,编织起来的文字体系,以软件手册为骨干,那是比较系统和权威的信息来源。软件手册应当可以解决90%的问题,用户看了就可以用好软件。而论坛和售后服务体系,则是一个补充,对软件手册进行阐释和发展,同时也是征集意见积累素材改进手册的一个好机制。现在,软件手册缺乏,这个想法就兑现不了。原来也曾想过下策,如果论坛上用户经常问,一边手册在写着,另外论坛上一边现回答,至少论坛的帖子罗织起来也能构成一个不错的知识体系,...。不过这种局面始终没有出现过。用户们沉默着,凭直觉用软件,看到的菜单猜着用一点,看不到的就当没有。
这不是我希望的局面。不过阴暗地想想,自私地想想,一个软件居然这样稀里糊涂也能用,每天图书馆借借还还凑合着就过去了,也算是一个安慰。不好的软件不提供手册,好的软件不需要手册也能用,...,各种解释都可以说得通,好软件乎?坏软件乎?
记得有人说过不要相信别人半夜说的话。现在正是半夜。暂打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