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数字平台。 您尚未登录。[登录] [注册新用户]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栏目 产品与服务 / 文章 377

点击:66732[回复顶层] [树状] [详细]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精品第 1 楼
文章id: 377
如何统计各个外借窗口的读者外借册数?

作者: yctsg


我馆每年都要清点一些各个室的图书,因此需要清点一下架子上的图书和读者外借的图书,

DP2系统中如何统计各个外借窗口的外借册数?



发表时间: 2009-01-06 14:54:09
最后修改时间: 2009-01-06 14:55:17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2 楼
文章id: 378
回复: 如何统计各个外借窗口的读者外借册数?

作者: xietao


以下是引用 yctsg 于 2009-1-6 14:54:09 发表的文字:

我馆每年都要清点一些各个室的图书,因此需要清点一下架子上的图书和读者外借的图书,

DP2系统中如何统计各个外借窗口的外借册数?

 
按你说的需求,第一句话,应当是“盘点”模块要做的事。盘点模块根据所扫入的当前全部册的条码,软件可以判断哪些册丢失了。这是精确的逐册判断,而不仅仅是大数量上粗略对一下。
 
按你说的第二句话,又是需要一个可以统计特定馆藏地点中总册数和被外借册数的小统计模块。
 
以上两类模块目前都没有,需要开发。


发表时间: 2009-01-06 20:15:03
最后修改时间: 2009-01-06 20:16:09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3 楼
文章id: 379
能不能帮我们设计一个可以统计特定馆藏地点中总册数和被外借册数的小统计模块?

作者: yctsg


.应该很简单吧.我们等着用了.昨天领导就来说,怎么升级了,功能反而减少了.我都哑了.



发表时间: 2009-01-07 08:11:53
最后修改时间: 2009-01-07 08:17:57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4 楼
文章id: 380
回复: 能不能帮我们设计一个可以统计特定馆藏地点中总册数和被外借册数的小统计模块?

作者: xietao


==========

以下是引用 yctsg 于 2009-1-7 8:11:53 发表的文字:

.应该很简单吧.我们等着用了.昨天领导就来说,怎么升级了,功能反而减少了.我都哑了.

==========

本帖第二楼提到两种可能,请问你看了么?理解了么?什么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继续商讨。

如果互相交流不充分,就可能出现我们理解不了你的意思,随便乱告诉你一个功能,你用了又不满意,然后怪系统不好用的情况。交流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精力的,如果不愿付出这点精力,系统肯定不好用。

要达成交流的目的,方法很简单,就双方每次提出的问题和观点,都有回应和确认。逐渐理解,逐渐前进。否则好像对着一个黑洞说话,那感觉是不好的。

在没有得到你的回应的情况下,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猜测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等着我编好图书盘点的功能后通知你吧。

dt1000系统里面并没有图书盘点的功能。所以在这个具体的环节,你不能说新系统功能减少了。

就事论事很重要。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怎么升级了,功能反而减少了”,我还要抱怨,怎么现在的用户都跟火星来的似的,汉语简单对话都不会了。



发表时间: 2009-01-07 15:08:12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5 楼
文章id: 381
再次请求!!

作者: yctsg


  可能是我有点着急了。我又一次认真学习了一下谢总的回贴。盘点这一功能,我理解可能不大实用,那么多的图书要一本一本的扫一下是不太可能的。我们馆每年总是把架子的书清点一下,加上读者外借的册次,与每个图书馆室的总数比较一下,看看流失了多少。因此,我们只需要能够按照流通地点统计读者的外借册数。这个功能在DT1000中通过统计方案是可以实现的,以前我们都是这样做的。



发表时间: 2009-01-07 17:22:25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6 楼
文章id: 383
关于盘点功能



盘点功能是图书馆非常重要的业务管理需求。事实上,很多系统并不具备这个功能,除了因为开发者偷懒外,更主要是用户偷懒——正如你所说,一本一本扫条码盘点很麻烦。

不过,你所说“我们馆每年总是把架子的书清点一下”,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清点方式?是数数?假如这样盘点的话,是否可能有“李代桃僵”的漏洞——用一些垃圾书将有价值的书替换(反正总量一样嘛)。

所以,盘点功能应该不仅是点数。对于盘点功能,我们已有较为成熟与严谨的设计思路,待时机成熟即可兑现此功能。

事实上,假如引入RFID,盘点就会减少逐本扫条码的劳动量了。

好了,先不谈那些好想法,以免用户觉得没这些功能,产品就是不成熟不完善,只不过是我们空口白牙说大话。其实,在我们眼目中,我们的产品确实是一个长期开发、长期完善的系统——一个现在就固化的系统,反而是用户的悲哀。

我们现在来确认你的当前需求,是否仅是“需要能够按照流通地点(馆藏地点)统计读者的外借册数(当前在借状态)”?



发表时间: 2009-01-07 18:04:28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7 楼
文章id: 384
回复: 再次请求!!

作者: xietao


==========

以下是引用 yctsg 于 2009-1-7 17:22:25 发表的文字:

  可能是我有点着急了。我又一次认真学习了一下谢总的回贴。盘点这一功能,我理解可能不大实用,那么多的图书要一本一本的扫一下是不太可能的。我们馆每年总是把架子的书清点一下,加上读者外借的册次,与每个图书馆室的总数比较一下,看看流失了多少。因此,我们只需要能够按照流通地点统计读者的外借册数。这个功能在DT1000中通过统计方案是可以实现的,以前我们都是这样做的。

==========

论坛是一个公共场合,我们之所以设立论坛,就是因为考虑到公开讨论一些话题,不但对明面上的讨论参与者有用,对其他潜水的参与者也有用,长期看论坛,会有潜移默化的培训效果,对搞好图书馆本馆工作长远来说是有利的。

所以,您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的原则是力求做到不但你懂我懂,最好还要边上的人也都能看懂,觉得有用。

软件的功能本身是重要的,但是设计思路也同样重要。如果能够在思路上进行沟通,往往会有在以后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论坛当作简单的“通知器”,只言片语,简单往来,只为眼前一点功利,而忽视了它的其他功能和价值,这是不好的。

从这贴开始,交流开始有点交流的模样了。

我在这里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信息,许多图书馆就是一册一册地遍扫书架上的书的条码,这就叫做盘点。

盘点是商业企业的习惯,交接立即进行,问题不过夜。因为涉及到货品和金钱,来不得半点糊涂。

但是到了图书馆还有没有必要这么较真?这个问题有两类答案,一类是倾向于不要较真,即便是盘点,也每年或者多年进行一次就可以了;一类是倾向于较真,经常进行盘点。

我当年在四川的某图书馆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因为她过去是会计出身,见不得阅览室的图书册数有半点含糊,差不多每个月都要盘点一次,弄得大家都要去帮忙,鸡飞狗跳,大家怨声载道。但是我们不能说她这种“要搞清楚”的原始动机不对,只能说凡事要看成本而已。

如果用小推车推着台式机在书库走动,不断扫描书上的条码,确实很难想象,工作量大,操作也不方便。但是转换一下思路,现在有非常小的条码数据采集器设备,用它采集整个一个书库的条码后,用条码文件方式输入图书馆软件,然后得出结论,就方便多了。

现在至少可以说,如果贵馆不愿意盘点,那么总有一些其他馆是需要盘点功能的,我善意这里提到一下,也不算跑题。如果只是数量上核对一下,提供相应的统计功能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不过问清楚了再做,总是一个好习惯。哪怕问得本身需要一点成本,那也比稀里糊涂发现最后不合用、出问题,要好很多。

如果只是总的数量核对一下,有如下明显问题:

有许多图书是在书库之间放错了位置的,即本来要位于甲书库的书,放到了乙书库。

如果不是精确盘点,而是大致点数,那么如果你清点了一个书库中的书为5000册,你不知道是全对的5000册,还是本来该在这里的4500册加上错放在这里的500册。

精确盘点和清点数目的差异就在这里。

还有,有些复杂的问题,从数据库记录上来看一册书被某个读者借阅了,没有还,但是通过盘点,发现这册书居然在架上,那么就说明软件系统有可能“诬陷”了好人,弄不好还一直要人家赔偿丢失的图书呢。这些情况都要得到妥善处理。

定期盘点一次,就好像翻起来一汪池水的底部,会泛起来一些泥沙和脏东西,能够得到清理,这是好事情。通过发现丢失的情况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一个馆藏地点的在架的图书的数量,这是一个非常动态的数字,每时每刻都可能在变化。可能和盘点一样,需要在闭馆的时候进行,数值才能稳定。



发表时间: 2009-01-07 19:15:22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8 楼
文章id: 385
新编写了一个统计方案“册在架情况”

作者: xietao


新编写了一个统计方案“册在架情况”,可以按照馆藏地点统计出在架和外借的册数。

统计方案文件请看下面汇总贴:

http://dp2003.com/dp2bbs/article.aspx?board=@__2&id=205

留意里面的“册统计窗”的“册在架情况”统计方案。

~~~

需要说明的是,在册统计窗中利用本方案进行统计的时候,如果不能确定需要统计的一个或者多个馆藏点的册记录具体存在于哪个实体库内,请在“数据来源”页选择实体库名为“<全部>”。

如果不是要仅仅关注某个批次的册记录,请将“数据来源”页的“批次号”输入域保持为空。

~~~

由于这个统计方案刚编写出来,还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所以请用户留意观察一下测试结果是否准确,有没有异常情况,有问题请随时反映给我们。



发表时间: 2009-01-07 22:17:32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9 楼
文章id: 386
再多说两句关于本楼主贴的标题

作者: xietao


本楼主贴的标题是“如何统计各个外借窗口的读者外借册数?”

乍一看,满脑子都是知识和信息的我,还以为发贴人的意思是,统计经由各个外借窗口借出的图书册数。

使用过dp2circulation的用户朋友都知道,一开始进入的时候登录画面,有一个“工作台号”的输入域。

这个信息是干什么用的呢?第一是我们计划在操作日志中记载这个信息,从而可以知道某本书当时是从哪个出纳台借出的,这个信息显然非常有用。可惜在我的印象里,因为一直很忙,还没有来得及关注到这个具体的功能,现在dp2系统的日志内到底记载没有记载这个信息字段,我还要查一下才能确认,印象里是没有记载。

第二,这个信息可以用来决定借阅操作的行为特性。前不久江汇泉同志在给某一两家用户安装系统的时候,曾经结合dp2libraryws服务器端的library.xml中ItemCanBorrow()或ItemCanReturn()脚本函数功能,给用户定制出一种很有意思的特性,就是某些出纳台可以操作借还特定类型的图书,而另外一些出纳台却不能。

当然这种特性并不是常见的,可以视作用户的特殊需求。既然是特殊需求,就作为需要特别定制的特性,一般用户不必操心。

dp2系统在一些用户那里应用的时候,这些用户有多处分馆,一些书不能在某些分馆归还,当然这主要是工作人员怕麻烦,把负担推给了用户。

回到刚才说的本贴的标题。因为dp2有这么丰富的特性,开发者脑子里装着这么多的概念,所以想问题比用户要复杂是很自然的,多问几句也是善意的常态。从楼主后面的正文的意思,好像话锋一转,又谈到要统计每个馆藏地点的册数。

拜托,馆藏地点和出纳窗口完全是两类概念。我见到过一个图书馆,有很多楼层,但是只有底楼一层设立了一个总出纳台,借还图书读者都在那里办手续。也有可能,图书馆有7个书库,有5个出纳台。总之大部分情况书库和出纳台是不对应的。

作为用户,您随口一说,“外借窗口”,万一说的并不是心里想的意思,也没有关系,因为您是用户,您有说错的资格和权力。但是对于听你说话的我,作为软件开发和服务者的我,我有责任和义务搞清楚您的真实意图,便于我提供最恰当的服务。

当然直到现在,您也还没有明示这几个概念的差异,我在楼上回答和交流的时候,也认为似乎还不到弄清楚这点细节的时候,权且认为您是在说“馆藏地点”而不是“外借窗口”。

按照我的多年工作的经验,随着服务的开展和进行,任何一个时间点和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出新的疑问和问题,我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在任何时候都准备着服务您的任何新的疑问和需求,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也不太在乎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因为后面有的是机会和时间。

其实,论坛有个很有意思的作用,就是哪怕表达出了偏差,或者发生了误会和联想,有时候也有另外的价值。比方说,假如“外借窗口”是您随口说的但是并不是这一次主要的意思,但是对我发生了影响,让我意识到提供通过外借窗口来统计的功能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也很有意义。

不过基于我多年受到的训练和素养,我立刻意识到,如果要真针对外借窗口分类统计,那只能借助事件日志。因为只有时间日志里面记载了关于出纳台的信息。而读者记录和册记录内都没有关于出纳台的信息,因此根据读者记录和册记录进行统计在体系结构上就是不可行的。当然,我也会立刻联想到工作量的问题,哪一边工作量大,我会试图进行某些平衡。

~~~

这里我还想到,早在丹诚公司创立伊始,我就意识到软件手册的重要价值,特别是里面采用规范的词汇和说法的重要价值。否则交流起来就充满误会和概念冲突,交流就没有效率了。记得早年我接到过一个用户的可笑的电话,他严肃地说屏幕全黑了 -- 结果经过后面几分钟的深入交流,发现仅仅是某些当前不可用的菜单项“发灰”了而已。看看语言能偏差到什么地步。如果我那天没有本事在电话上和用户搞清楚,恐怕我就要申请外出,亲自到用户那里跑一趟看看什么叫“全黑了”。

言语、概念、词汇规范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不是说软件开发者或者软件公司就等于一定正确,用户一定会犯错和出在被动地位,我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软件开发者也在不断试错,通过和用户交流的效果来确认某个词汇的实际效果 -- 如果一个词经常会带来误会,我们当然会考虑换一个更好懂的。我们不是要建立玄学,而是要实实在在给用户提供好的服务,语言不过是一个工具和载体。如果,我们不说话,彼此通过眼神就可以交流,那样也很好。只可惜,我们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放松点,暂时把公司和客户打交道的那点戒律抛开,说点小小的实在话,我对楼主这样的人物是很感到好奇的 -- 满嘴跑火车,各种词汇往外蹦,但是常常表达的不是字面上的那种意思。我当过多年的售后服务角色,我平时下班后也投诉过各种行业,像楼主这样的人物,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别担心,我这里表达的只是好奇而不是畏难的情绪。我的岗位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套用一个作家的话 -- 所有的问题都来吧,让我处理你们。没关系,别紧张。

其实多从别人的角度看看自己,也是很有意思的。这个原则对我也适用,欢迎今后对我多提意见。



发表时间: 2009-01-07 22:52:24
最后修改时间: 2009-01-07 23:26:34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10 楼
文章id: 387
学习,定要做下来认真学习!

作者: (访客)张安红



  首先,非常感谢谢总的指教!今后说话定要认真仔细些。其次,谢总对客户的认真细致的态度,让我非常敬佩。

  我再来说说我们馆的实际情况,可能对问题的理解有好处!

  由于我们馆在前几年装修时,馆领导将几卡车旧书统一卖了,当时也没有注销。因此过去的书目库也就不准确了。上了DP2后,我新建了一个书目库,进行新老分断。

  我馆藏地点有少儿外借室,文学外借室,参考咨询室,综合外借室,主要是这几个室参与流通。在历史的变化中,参考咨询室,已取消,但它的书分流到其它各个库。当时,也没有进行馆藏地点的更改。因此,现在我只能在DP2中library.xml配置,让参考咨询室在各个操作台可以外借。其中,少外借室是1号工作台,文学外借室是2号工作台,综合外借室是3号工作台。

   在电脑中,其实已无法统计我馆实际有多少本书?在新馆重新开放之时,我们只能将各个室的书重新清点一下,形成一个新的数字。在每年年底再此清点一下,比较一下有多少遗失。因此,准确地讲,我需要的还是按照在各个工作台的台号进行统计。

   说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我碰到的图书馆中,一个图书馆到底有多少本书,事实上已很难准确统计。一般只是粗略估记在一个数值。



发表时间: 2009-01-09 08:34:36
页 1 / 2 |< 1 2 > >|
 

在线用户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我自己)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当前栏目在线用户数 32, 总在线用户数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