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数字平台。 您尚未登录。[登录] [注册新用户]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栏目 产品与服务 / 文章 419

点击:1261

[顶层访客留言] [回复顶层(需要先登录)] [表状] [详细]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跟帖
文章id: 419
锦衣夜行

作者: xietao


==========

以下是引用 Harry 于 2009-2-26 22:09:00 发表的文字:

刚才找了半天,想把这个帖子删除,没找到删除按钮。应该把版面留给更有建设性的问题。遇到困难就发牢骚也不是我的风格,帮我删了吧。

两位老师的评论我基本接受,我接触dp2时间尚短,现在就下结论确实有失公允。

我要继续努力,做一个会使单反相机的农民,但我肯定不屑于用我的摄影技术去拍假老虎!

这是最后的闲话,以后只说实际问题。

顺便发个图与dp2共勉:

本图引自:http://www.taocang.com/art_info/001/1_17_10.htm

==========

删除这个帖子倒也不必。

关于你对dt1000的一些看法,也有其他人有类似的看法。虽然我不同意你的一些感觉和结论,但是,探讨一下到底是怎么形成这种感觉的?还是有意义的话题。因为这样可以找到原因,辨明方向,促使我们进步。

我觉得,由于您的身份的限制,您不大可能完整地接触一个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全流程,也不太可能面对大多数用户所经常面对的软件负荷,所以评价是很片面的。基本上说,我感觉您是在用一个编目子系统的感觉来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价。

dt1000系统正好编目子系统是我开发的。众所周知,在若干竞争系统中,dt1000的编目子系统是一个亮点。

编目子系统也在图书馆常常处在某种优势地位,例如图书馆编目部的工作人员素质较高(我说这话多少有些得罪人)、有足够的表达意愿和能力。

另外,许多书商要用dt1000的目的也主要在编目部分,因为书商要用这个“可盗”的子系统来进行MARC编目,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因此,dt1000的编目子系统,在若干阴差阳错的因素作用下,脱颖而出,获得了较好的口碑。

但是我们冷静分析一下,光停留在这个认识层面,是有些偏颇的,不公平的。

图书馆集成系统的流通子系统,相对于编目子系统,是另外一种光景。大部分人都认为流通没有什么太高水平,借借还还。但是,流通业务有一个关键的特点,就是可靠性要求很高。道理很简单:如果不让借书,读者会造反,会演变为一种政治问题,馆长弄不好要下台。所以,谈论所谓稳定性可靠性,用流通子系统来评价最合适。

dt1000系统因为种种原因,流通子系统并不稳定。一些问题暴露出来,甚至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例如居然允许册条码在系统中发生大面积重复,不给与警告和防范,带病运行。

我这么一说,许多人就意识到,dt1000并不稳定。不过,还有一些人,正是dt1000的用户单位,因为上述的严重问题没有暴露到一定程度,他们也得过且过,不把隐患当作一种问题,居然齐声说dt1000没有什么问题。作为开发者,我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并不得意,因为我知道问题很严重。问题迟早要暴露,作为负责任的态度,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提前去应对和解决。

综合评价dt1000系统,这是一个毛病百出的系统。当然,评价它需要时间和机缘,也要耗费一定的精力。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谈到哪里就谈谈,一点一点,而还没有到成体系、线、面地去“揭批”的地步。dt1000系统也曾经一度把创造它的公司带入窘境 -- 这个公司一度迷信这个产品可以一直卖下去而不改进它。

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在全面设计一个好的系统,另外一方面,我不可能完全彻底脱离自己以前的职业生涯的巨大影响,一些以前的问题和遗憾,也在促使我避免那些陷阱。简单说,就是dt1000中的大量问题,避免它的出现,是我设计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这个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一般情况下不去热心参考谁的现成系统的做法,我认为这常常会“坏眼”,令你看了比不看还糟糕 -- 损害了自己的灵感,损害了自己的艺术感。这个原则包括对自己曾设计过的dt1000 -- 若记不住dt1000是如何弄的,正好,正好可以重新设计。

我每天辛勤工作,每天都有进步和收获,如果要拉一个单子,上面可以写五千个理由,告诉你我有什么进步和创意。可惜,许多东西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从软件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单说到先进性、稳定性,一定要有事实依据,要有理由,要进行分析。我当然有理由。围绕产品本身,产品的文档,和这个论坛,会逐步形成一个证据的海洋。

只是心里面常常还是感到很冤屈:辛苦工作这么多年,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注意,连研究都不研究一下就被随意否定。要觉得dt1000好,那你们就去用dt1000吧,别再来找我提什么dt1000的意见。

要我自己说现在的dp2不如dt1000,我找不出任何理由。周围的环境常常面对用于测试和模拟的dt1000系统,每当我用到不过5分钟以上,就会对dt1000发生不耐烦的情绪,而不会有任何怀旧的感觉,什么喜爱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我脑子里有一个“问题清单”,作为专业人员,我一看见那东西就想起了一千一万,要我去喜欢那个东西,那是做不到的。

从理智的角度,也是一样:我们投入巨资,作这个新的系统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理想和寄托?为什么要重新全部创造,而不是简单去敲敲打打?

~~~

还有您比较关注二次开发是什么原因呢?关注二次开发,给我一个感觉,也许正是标准的“误会”:让我以为我遇到了一个同道中人,可以讲清楚道理的人士。看来我比较轻率地形成了这种感觉,今后要注意防范了。

我有一种悲观的预感:那么多极致发挥的东西,可能到了你那里不能理解和欣赏,成了还不如为dt1000垫底的东西了。我不知道是我出了问题,还是别人出了问题。

不过,我原来就以为,一个出色的系统,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来等待别人做出准确的评价。东西本来就在那里,早几年就是那样了,一直也没有太大变化。可是评价在变,随着了解程度的增大而发生变化。

我不否认系统刚开始出来的时候,有一些毛刺,许多功能还在不断改变中。但是请注意,我们卖给用户的系统是一个生产性的系统,每天都在投入工作,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在一开始就达到了相当水平,这并不是“慢慢改进得来”的,而是一开始就是那样。后面的完善,都是非本质性的。

就好比一个孩子,2岁的时候就很乖,五脏六腑就齐全了,也没有心脏病。并不是说,一个小孩要靠年龄长大来消失心脏病。他从小就没有心脏病,就是可靠的。

这是驳斥你说的“半成品”说法。现在那么多用户单位都在开足马力使用它,并无半点懈怠,“半成品”是满足不了用户的“全面”需求的。要说dt1000系统内的好多功能没有编完,是个半成品,那还有点靠谱。可是你现在分明说的是dp2系统,这让我非常不解。

从系统的开发时间来说,内核起始于2003年。而所依赖的.NET技术,Microsoft早在2000年就成型了。图书馆应用系统,起始于2006年,距今也有三年,不算短了。

而手册问题,第一手册需要编写时间,不代表软件功能不完善;第二,和其他公司的薄薄几页的“说明”相比,批评我们的几百页规模的手册,也是不厚道的。实际上您关心的似乎也在什么二次开发上,那和日常功能的使用无关,而是一种深入挖掘的应用。而这个层面,其他公司根本就不提供,系统没有那种灵活性。

也许系统多年后,仅仅是换了一些时尚的衣服穿上,但是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说得专业一点,这就是“体系结构”,软件的骨架。骨架一开始就是好的,并且也没法中途随便换。

这次的这个话题,使我朦胧中坚定了一种孤独的信心:所谓用户的意见,也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关键是开发者自己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坚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要耐得住寂寞,在暗夜中前行。好的东西本来就是好的,不是因为评价成好的才成为好的。

回想1998年,用户在说什么呢?那时候能料到10年后别人怎么说?记得1998年,我正在赶进度的烦恼之中,顾不上“思考”...。

知道2018年,用户,如果还有用户,在说什么呢?算了,什么也别想了,想了也没用,还是闷头自己写程序,然后自己微笑欣赏吧...。自己有自己的小宇宙。宇宙虽小,但是毕竟是一整个宇宙。

突然想到了一个词:锦衣夜行。本来穿了华丽的衣服,但是在暗夜里没有别人能够看到。这需要多大的自嘲精神和勇气啊。



发表时间: 2009-02-27 00:10:46



  • 普通文章 闲话 Harry 2009-02-26 14:53:54[点击:25360]
  • 普通文章 回复: 闲话 xietao 2009-02-26 16:44:44 (ID:416) [点击:1121]
  • 普通文章 别让客户做本该系统服务商做的事 孤舟蓑笠翁 2009-02-26 18:23:13 (ID:417) [点击:1070]
  • 普通文章 最后的闲话 Harry 2009-02-26 22:09:00 (ID:418) [点击:1379]
  • 普通文章 锦衣夜行 xietao 2009-02-27 00:10:46 (ID:419) [点击:1261]
  •  

    在线用户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我自己)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当前栏目在线用户数 117, 总在线用户数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