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数字平台。 您尚未登录。[登录] [注册新用户]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栏目 产品与服务 / 文章 608

点击:22365[回复顶层] [树状] [详细]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1 楼
文章id: 605
请教设置索取号的问题

作者: gd10000


我们的DC1500,因技术人员不足,有很多功能也没有正常使用。目前也很想早日升级到DP2,但因没参加丹诚免费举办的讲座,虽有下载视频观看,并反复安装卸载了好多次,试图熟悉系统各相关环节,使用等。到目前还是无法正常使用dp2系统。限于本人的能力,只好请教热心的版主或是您。

我的安装过程  1.全新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并安装好iis.

                  2.全新安装sql server 2005.

                  3.安装wse 3.0

                  4.安装数字平台-数据库内核

                  5.安装数字平台-图书馆应用服务器

                  6.安装dp2内核管理

                  7.安装dp2内务

                  8.升级dt1000todp2   升级时考虑是熟悉功能及使用等,图书总库数据并未全部转入到新系统中(图书总库升级到近千条数据时就中断),其余过程基本按提示操作,花费时间也不少。升级结束后,在内核管理中更新了图书总库的有关索取号的配置文件。其后在内务中的系统管理窗口中配置了排架体系。

                 试着借还图书,正常。

                 试着编目,创建索取号,也行了。(这一环节反复查看有关手册,视频讲座)

                 再编目相同的图书(书名后加2),另存。创建索取号,还是同前书。无法处理索取号重复问题。请教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请热心的您,或将您安装dp2的过程,配置等相关步骤分享给似我等安装配置欠佳的使用者。多谢!

Best Regards.

 

 

 

 



发表时间: 2010-06-02 15:34:46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2 楼
文章id: 606
关于索取号重复的问题



dp2系统其实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可以说并不是DT1000/DT1500的简单升级版本。也正因为dp2懂得放弃,才能打破多年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架构,实现质的飞跃。所以,贵馆能在没有得到公司面对面指导的情况下,将系统基本调通,可喜可贺,也说明贵馆的技术能力较强,想来dp2系统在贵馆这类有能力的客户中应用,功能一定会得到深入的发掘,这是我们乐意见到的。

dp2系统为了提高数据录入效率,提供了许多辅助录入功能,包括业界常见的自动分配索取号的功能。索取号常用的有以下几类:种次号;著者号——著者号有根据四角号码取号,也有根据《汉语著者号码表》(刘湘生 著)取号;对于西文著者,有据克特表取号方式。

根据你在本帖及QQ中发给我的问题汇总看,似乎贵馆采用的是取汉语著者号码作为索取号。我公司汉语著者号辅助取号功能,默认是采用访问我公司服务器中提供的web service(http://dp2003.com/dp2libraryws/gcat.asmx),从而返回相应著者号码。一般我公司不为客户本地提供这个web service,如果客户环境无法实现我公司web service的访问,可以考虑在客户本地配置这个web service。通过在内务前端帮助菜单的系统参数设置的gcat标签窗中,配置相应的web service地址,就可以指定服务器了。

CNMARC关于索取号的存放字段,一般是在905$d和$e中体现,即905$d中是索取号的分类号部分(根据分类号第一次区分);905$e中是索取号的区分号部分(第二次区分)。有的图书馆觉得还有第三次区分,但找不到特定的存贮字段,采用在905$e中,通过“:”(冒号)、“/”(斜杠)分隔符号,后附上分册、出版年等其它其分信息。当然,有的也采用905$c等子字段进行索取号的其它区分。

但是,这种在905中存贮索取号的方式,显然只能实现同种书同一索取号的效果,无法体现出同种书可能不同索取号的效果(对于多馆合并或有分馆的情况,有可能有同种书不同索取号的实情)。所以,事实上,索取号应该随册信息、每个册信息都应该有其私有的索取号才更合理(当然,将每册的索取号都取成同一个号就兼容了905存贮索取号的情况了)。

详情可参考我另一帖子中(“革905字段的命”)的内容:http://www.dp2003.com/dp2bbs/article.aspx?board=@__2&id=514

所以,服务器安装程序默认安装后,创建的目录库下的辅助生成脚本配置文件中,仍采用在905中生成索取号的常规方式。但是,如果想采用册登记时生成索取号这个我们推荐的新方法,需要重新用我们提供的辅助生成脚本配置文件对默认配置文件进行替换才行。

============================
以上是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入理解dp2系统索取号辅助体系说的题外话,下面言归正传。

你私下提供给我的问题中:
“我试着做个书目,二个册条码,创建索取号时是TP311.138/L705,保存后又改了下书名并另存,登记二个册条码,并创建索取号,仍是TP311.138/L705。并无提示重复或类似提示,按DC1500应该提示重复,经加v2字段后保存才行。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这涉及很多套书或系列书或同作者的同类书。”

我有如下困惑:
1、汉语著者号取号规则,同一个著者显示得出的著者号应该一样,所以,不管你编再多的目录,如果其7字头字段a子字段中的著者名称是一样的,那么,生成的汉语著者号当然一样(如你说的L705),同样的,由于我们设置索取号中前一部分是根据分类号字段(比如690$a)产生,那么,你不同书目的分类号相同(TP311.138),产生的索取号当然也就一样了,这跟你是否改了书名另存没有关系嘛。
2、或许你的意思是想说,如果同一类书的同一著者,虽然取出的索取号是一样的,但贵馆认为,应该在这个号后面添加进第三个区分方式,比如按顺序区分,比如第一个应该为"TP311.138/L705/1",第二个应该为"TP311.138/L705/2"这样才更漂亮。那么,我想把我的意见表达一下:普通图书馆,有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按类排架后,再按著者排架,已把同类同著者的书聚在一起了,似乎这样已能帮助读者或工作人员找到这些书而没有大海捞针之感。一般来说,同一著者写的同一类书,应该不会太多——毕竟高产作家太少(金庸的武侠小说到是挺多的)。更何况,如果只是在后面加一顺序号,似乎意义更不大了——这种先后顺序对排架来说,应该没有明确的意义——别说新书号在后面,因为后加工的数据,并不一定代表出版时间更新。
3、那么,如果认为能否添加上出版时间作为第三层区分号呢?根据时间顺序,有助于查找到或新或旧的同类同著者图书。我觉得如果真有这样的需求,也是合理的,那么,改动一下自动生成脚本程序,让它自动到比如210$d中提取出版时间到索取号中是可以实现的。至于你提出的对于很多套书或系列书的问题,事实上,在册登记环节(册信息编辑环节),你可以看到除了“册条码”、“馆藏地点”等字段外,还有一个“卷期”字段——虽然这个卷期字段常用于期刊的期信息中,但对于套书或多卷辑书,你仍可以在这里为每册添加上对应的“上”、“下”或“1卷”、“2卷”等内容,那么,可以考虑生成索取号时,根据卷期信息,在索取号字段中复制出相应的区分号部分。——这里提到卷期字段,顺带也有个建议,对于多卷辑或套书,如果其目录信息基本一致,即没有更多特殊信息(比如分卷册名、号等),建议用一个目录,在其下属的各册信息中,添加相应的卷期区分即可,即所谓的复本,不一定必须是完全一样图书,也可以是套书的分卷册等。
——以上意见,意思是我们得明确我们的索取号是为了排架(取书)而设定的,如果不影响排架取书(包括当前或日后发展情况下),那么,索取号越简单越好(我家中的书少,放在书架上一目了然,我连仅分类作为区分排架都不需要,再让我按著者二次区分我更用不着)。如果觉得有必要,请告诉我贵馆的著录细则,比如想再用什么第三种区分,包括其分隔符规则是什么,我们可看看是否在成本很低的情况下满足贵馆需求。

另:你的问题还有:
“对比新旧系统会发现,旧系统的加拼音是各字段都可能的,把相关字段小写换成大写识别符。新字段只有200a字段能加拼音(加9识别),701字段也有,其余字段没有加拼音。是这样的吗?”

我回复如下:
新系统也可以通过修改辅助生成脚本配置文件(dp2circulation_marc_autogen.cs),实现你为多个汉字字段产生拼音的要求。打开此配置文件后,你可以看到有类似如下内容:
string[] cfgFields = new string[] {
"200(a-9)",
"701(a-9)",
"711(a-9)",
"702(a-9)",
"712(a-9)"
应该很简单,这里就定义了根据某个字段的子字段(源,比如这里的200$a),产生成拼音的目标子字段(9)。你可以在这里扩展出其它的题名拼音,比如5字头字段的拼音字段。
旧的CNMARC定义,对于200$e,也产生拼音,当时为了区分,设定a子字段的拼音子字段为A,设定e子字段的拼音子字段为E,这样一目了然可以区分——嗬嗬,可惜,随着国际化交流,国外系统对这类设计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别人的系统常是忽略大小写字母的,所以a与A,e与E是分不清楚的。

于是,才有了新的CNMARC定义,即拼音子字段为9,那么,对于200$a,200$e来说,如果都取拼音字段,难道生成两个9子字段?如何区分它们谁是谁的谁呢?又有点难办了。所以,干脆简单了,只为某些款目字段,比如200$a,7**$a产生拼音字段,别的子字段就不管了。

所以,现在dp2系统默认的拼音子字段产生是遵守新的规范,当然,如果贵馆想为5字头相关名称甚至606$a也产生拼音字段,修改配置文件,也是可以实现的。


发表时间: 2010-06-02 23:00:15
最后修改时间: 2010-06-02 23:02:20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3 楼
文章id: 607
多谢江老师快速而详细的回复

作者: gd10000


我馆原系统的索取号是这样的,分类号+著著号(+卷册号或区分相同分类及著者的不同数字)。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图书,书名不同,作者不同(同姓甚至名拼音相似),但分类、著者号却相同。保存时会提示索取号有重,我们就在著者号,后加.1或.2;如果是同作者出的同类型的图书,我们就增加一个v字段,并根据提示情况添加2或3等不同数字以示区别。  因此,本人就想,针对上述情况,在创建索取号时能否在有相同索取号时有提示,以便修改或完善配置等。 江老师的回复全面而详细,针对上述情况,在册窗口中增加卷册信息,创建索取号时从中提取信息加以区分,是可行的做法。

    大家有好建议否?

Best Regards.



发表时间: 2010-06-03 09:05:35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4 楼
文章id: 608
回复: 多谢江老师快速而详细的回复

作者: xietao


==========

以下是引用 gd10000 于 2010-6-3 9:05:35 发表的文字:

我馆原系统的索取号是这样的,分类号+著著号(+卷册号或区分相同分类及著者的不同数字)。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图书,书名不同,作者不同(同姓甚至名拼音相似),但分类、著者号却相同。保存时会提示索取号有重,我们就在著者号,后加.1或.2;如果是同作者出的同类型的图书,我们就增加一个v字段,并根据提示情况添加2或3等不同数字以示区别。  因此,本人就想,针对上述情况,在创建索取号时能否在有相同索取号时有提示,以便修改或完善配置等。 江老师的回复全面而详细,针对上述情况,在册窗口中增加卷册信息,创建索取号时从中提取信息加以区分,是可行的做法。

    大家有好建议否?

Best Regards.

==========

从通用的角度,软件一般仅仅根据著者字符串取出著者号,而附加号部分需要工作人员人工加上。dp2并不排除工作人员手工任意修改软件创建的索取号。

不过,dp2二次开发功能很强大,如果贵馆有明确的附加号取号规则,那么技术上可以考虑通过二次开发增加自动加附加号部分的功能。当然,这部分功能每个图书馆的差异性比较大,因此也不是通用的。



发表时间: 2010-06-03 13:55:07



页 1 / 1
 

在线用户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我自己)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当前栏目在线用户数 27, 总在线用户数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