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数字平台。 您尚未登录。[登录] [注册新用户]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栏目 产品与服务 / 文章 751

点击:20686[回复顶层] [树状] [简明]


文章数: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12/5/14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1 楼
文章id: 746
读者导出借书单

作者: 大个东


在读者检索后,下面“加入我的书架”右边有个“导出”按钮,只是导出图书的路径,对读者没有意义啊。如果能导出书名和索取号,读者就可以打印,去图书馆借书了。


发表时间: 2012-05-22 09:37:48


头衔: 总工
文章数: 539
积分: 5390
注册时间: 2005/9/5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2 楼
文章id: 747
回复: 读者导出借书单

作者: xietao


以下是引用 大个东 于 2012-5-22 9:37:48 发表的文字:

在读者检索后,下面“加入我的书架”右边有个“导出”按钮,只是导出图书的路径,对读者没有意义啊。如果能导出书名和索取号,读者就可以打印,去图书馆借书了。
 
谢谢您的宝贵建议。
 
按下“导出”按钮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询问导出范围、文件格式、编码方式。
 
其中文件格式目前可以选择“MARC(ISO2709)”和“记录路径”两种。
 
MARC格式的数据文件是为图书馆专业人员服务的,读者一般不需要这样的文件。这个功能原本是为联合编目而开发的,应用场景是图书馆编目人员不需要专用前段软件,直接使用Web界面把检索到的书目数据导出,以装入各种本地的编目系统。
 
记录路径文件是为了和图书馆业务前端配套使用的。记录路径文件可以用作控制各种批处理操作。应当说这更是一个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设计的功能。
 
诚然,这两个功能出现在OPAC界面上,势必让读者感到没什么意义。
 
不过,您说的导出书名和索取号,这样一种文件格式是什么格式呢?导出到文件后,一般读者具有能力把它调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序界面上去查看和打印呢?是不是要再次调入一个浏览器呢?如果本来目的就要调入浏览器,那何必“导出”呢?不如设计一种新的适合读者需求的显示格式(在目前的浏览、详细、MARC以外的新的格式)。
 
那么,现有的浏览格式为什么不符合要求呢?是因为缺了索取号么?索取号本来是属于册的信息,不是属于书目的信息,本来详细显示格式是有下属册信息列表的。如果读者有这个需求,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打印详细格式页面呢?是因为里面的信息太多、费纸?
 
其实,这类“导出”的功能,一般针对的都是比较专业的需求,例如导出XML文件便于读者迁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做备份之用,或者和其他应用软件接口。浏览器的页面本身具有可打印的能力,似乎不必通过导出来实现。
 
还是需要细细探究一下,读者的需求和感受到底是什么。
 


发表时间: 2012-05-22 11:06:43





文章数: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12/5/14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3 楼
文章id: 749

作者: 大个东


对啊,不必导出,直接打印就OK了。

检索出来的肯定不都是读者需要的,要有个选择,浏览器的打印肯定是不行的。



发表时间: 2012-05-23 12:16:12


文章数: 301
积分: 3010
注册时间: 2005/9/5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4 楼
文章id: 751
猜测你可能觉得在WEB界面上提供一种格式化结果供读者打印有意义



当前查询、浏览之结果,虽然可以直接调用浏览器之打印功能,将当前HTML内容输出到打印机。但诚如你所说:这样的效果不行——因为有很多不相干的页面信息。

或许你认为,如果有一个打印输出按钮,让OPAC系统专门格式化相关内容,比如纯粹的书目信息、馆藏信息(条码号、馆藏地点、索取号等),让这些经过再处理的格式化信息输出到打印机,就比较有意义了。

我也比较赞同这种想法,因为虽然在内务前端等内部所用专用环境中,可以对书目、馆藏信息实现格式化打印输出。但假如读者也有类似需求,就得在WEB界面上想办法。

一种是类似当前针对目录数据导出成ISO2709这种格式化数据,可以让读者拿着它到相关阅读器中观察或打印。那么,似乎可以考虑再输出成WORD或EXCEL等程序认可的XML格式,就可以让读者导出后,装载进WORD程序或EXCEL程序中阅读或打印了;或导出成一种简单的HTML格式,也可用浏览器阅读与打印。

另一种是直接在OPAC页面中写死,点击“打印输出”按钮后,OPAC系统直接在后台生成HTML等格式化信息,让读者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印而无须导出为格式化文件了。

曾经我们光华学院客户有过这样的想法,并自行实践了一下:他将OPAC中的索取号信息转换为二维码,让读者用智能手机中常可安装的读码程序扫描读入手机中,然后拿着手机中的这些信息到出纳台找工作人员索取图书或直接进库自取图书——这种方式,不用打印,可能更方便让读者“抄录”索书信息。

详情可参考:

http://dp2003.com/dp2bbs/article.aspx?board=%e4%ba%a7%e5%93%81%e4%b8%8e%e6%9c%8d%e5%8a%a1&id=645

是否值得这么做,可作为我们探讨话题和系统完善的动因。



发表时间: 2012-05-23 22:43:51
最后修改时间: 2012-05-23 22:49:25
页 1 / 1
 

在线用户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我自己)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当前栏目在线用户数 29, 总在线用户数 38